小升初“内卷”升级,2025年将迎来巨大变化!
如今,小升初的竞争愈发激烈,全国上下都在卷,家长们为了让孩子在升学的起跑阶段抢占先机,可谓绞尽脑汁,使出浑身解数。然而教育政策频繁调整,家长们可利用的升学机会正逐渐减少,使小升初的规划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。
首当其冲的便是“锁区”政策。按照规定,孩子户口所在区域决定了就读的公办学校区域,比如,孩子的户口在雁塔区,原则上就只能在该区域的公办学校就读。不过,民办学校不受“锁区”政策严格限制,这为家长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,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孩子的情况,选择心仪的民办学校参与摇号。
面对“锁区”政策,家长通常有三种方式应对策略,一是在多区购买房产,以便有更多的选择余地,但是成本较高,不适用于大多数家庭;二是以二类学校保底,同时参加民办学校摇号,虽然有保底学校,但可能会损失押金;三是双保险策略,即手握两类学校录取通知,等政策明确,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优选择。
实际上,“锁区”话题在前几年便屡见不鲜,每到升学季更是热度高涨。而2024年“锁区”政策的落实情况见仁见智,2025年的情况目前也尚未明确。因此,家长需密切关注,提前规划,全面了解学校政策,为孩子小升初做好充分准备。
其次是学籍问题。教育部明确规定:“凡在依法依规设立学校就读的学生均需建立学籍,严禁人籍分离、空挂学籍等问题”。以往“学生在A校读书,但是学籍却在B学校”的操作如今不可再行,一旦被查,可能会导致学生报名受阻,无法正常参加考试,从而错失升学机会。
新规要求学校每学期至少核查一次学籍,发现违规就追责,这在一定程度上缩窄了升学路径,也让那些试图通过中考移民进行的投机行为难上加难。
家长要明白只有学籍与就读学校一致,孩子才能享受完整的教育资源和权益保障,若因特殊原因需要跨区域借读,要明确借读学校和学籍所在学校的相关责任与义务,按照规定办理借读手续,定期向学籍所在学校汇报孩子的学习情况,确保学籍状态正常。
最后是自2025年2月13日起,小学生禁止参加信奥比赛。中国计算机学会发布公告:报名参加CSP-J/S的被认证者需要年满12周岁。这意味着小学生无法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,失去了一项颇具分量的升学筹码,增加了小升初的不确定性。
在过去的实际升学中,部分学校会将小学生的CSP-J/S成绩作为升学的参考依据,很多家长便早早地将孩子推入代码编程的战场,使CSP呈现低龄化趋势。相关数据显示,去年CSP-J/S的参考人数接近1.2万人,相比往年增加了45%。
然而,对于 12 岁以下的孩子而言,他们的认知能力、逻辑思维尚处于发展阶段,计算机基础也较为薄弱,过早地接触复杂的代码编程,可能会对其身心健康和学习造成不良影响。而且部分家长参赛目的单纯是为孩子升学增添优势。因此,与其执着于“禁赛”话题,不如为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规划,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信息学知识。
总体来说,在西安小升初的升学进程中,家长们也不必过度焦虑。这一阶段中,孩子的学业成绩依旧发挥关键作用。孩子成绩越是优异,家长能为其争取的升学途径和选择就越多。因此,家长们应把更多的精力聚焦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方面,同时再根据孩子的实际状况,为孩子量身定做升学方案才是最合适的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