模考成绩=高考分数?谁说最后20天不能逆袭!
距离高考仅剩二十天,伴随着日复一日的刷题,许多同学既焦虑又迷茫。高三的三次模拟考试,更是让考生和家长的心情像坐过山车一样起伏。
有人说一模定基调,二模看水平,三模稳心态,那到底哪次模考的成绩最接近高考?剩下这二十还能不能逆袭?
一.三次模考的区别
一模:高三第一次综合性模拟考试,通常在一轮复习后进行。侧重基础知识考查,帮助学生发现知识漏洞,难度高于高考。
二模:通常在3-4月进行,二模的命题风格和难度贴近高考,主要为了帮助学生适应高考节奏,检验中期复习效果,此时也是拉开分数的关键时段。
三模:高中阶段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,一般会在距高考一个月的时候举行。学校往往会适当降低考试难度,题目更加侧重基础题,从而增加学生自信心。
二.哪次模考最贴近高考
从考试难度上看,一模侧重查漏补缺,试题难度较高;三模为提高学生信心,难度通常偏低。相比之下,二模在知识点综合运用和能力考查上与高考契合度最高,更能检验学生备考情况;从学生状态来讲,在经历系统复习及一模实战后,二模时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,对自身学科强弱项及综合水平形成清晰认知,考试发挥也更加稳定。
另外很多学校还会依据二模成绩为学生提供高考志愿填报指导,为学生推荐合适的院校及专业范围。因此从理论上讲,二模最贴近高考。
三.考前最后20天怎么做
根据上述所述,如果二模考得好,保持状态,高考大概率不会差。但如果二模没考好,抓住最后这些天,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!
1.回归基础,放弃偏难怪题
高考70%的题目为基础与中档题,与其在难题上耗费精力,不如确保基础题万无一失。像数学选择题、语文默写、英语语法填空等题型,回归基础针对性训练,拿下尽可能多的分数。
2.精准补漏,保持刷题手感
高中学习本就是一个边学边忘的过程,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不断重复。在最后的时间,一定要保持刷题手感,对照模考试卷,从题目中找出自己薄弱项,不断的重复、熟练、补齐漏洞。
3.限时训练,模拟真实考场
严格按照高考时间安排,每天进行限时训练。在固定的考试时间练习对应科目的试题,让大脑形成 “高考生物钟”。模拟后,认真分析答题节奏,优化时间分配,提前适应考场压力。
4.科学作息,保持身心平衡
最后阶段,避免熬夜苦战,保证每天充足睡眠。课间适当运动,听音乐放松,保持积极心态。遇到焦虑情绪,及时与老师、家长沟通,释放压力。
模考只是过程,高考才是终点。最后这几天,不求突飞猛进,只求稳扎稳打。记住,高考比的不是谁发挥超常,而是谁失误最少。不要让任何一次考试定型自己,只要在努力永远都来得及!